文水县联社刘胡兰信用社党支部紧紧围绕“四强”党支部标准,积极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路径,创新党建联盟创建举措,通过不断优化、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打磨,切切实实发挥“一支部一品牌”的示范效应,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大力实施“夯基筑垒”工程
一是建立了“支部委员带头学、全体党员集中学、关键岗位重点学、团员青年跟进学”的学习模式和列席旁听制度;开展了“每日一读、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谈”活动,依托刘胡兰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阵地开展党性教育,深化了理论武装,树牢了政治意识;二是细化了工作标准“流程图”,形成了31项重点任务清单和28项办实事举措,通过抓实支部之间、党员之间“互检互评”做好工作复盘、交流分享、策略研究、总结提升;三是通过设立“一区两岗三展示”,让每名党员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支点”,形成“人人勇担当、个个争一流”的局面,2024年度该支部有5名员工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3名员工获得“十佳业绩标兵”称号。
倾力推动“清廉护航”工程
以“六零”创建为目标,(发挥表率“零缺位”、制度执行“零漏洞”、远近亲疏“零差异”、抓早抓小“零懈怠”、尽心服务“零距离”、监督查处“零容忍”)聚焦党员干部和年轻干部,聚焦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突出关键节点,通过集中学习典型案例、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大提醒和监督力度,预防违纪违法事件发生;同时以“三必讲四必谈五必访”为依托,开展“树良好家风”家访主题活动,及时掌握员工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纠偏,推动“清廉农信”建设融入日常,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着力打造“特色样板”工程
品牌创建释放新活力。以“两有一创”(支部有精神、党员有格言、党建创品牌)为载体推动特色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围绕建强“红色堡垒”、发扬“胡兰精神”,一是打造“一室一堂两廊”,“一室”是党员活动室、“一堂”是融合胡兰精神和农信精神的柜面大堂、“两廊”是胡兰精神文化长廊、先进榜样宣传走廊。二是打造支部品牌理念,以“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胡兰精神作为工作理念,通过发挥金融力量,实施党建联建共建扎实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不仅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党建联建赋能促发展。该党支部以“六联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与当地村委、企业党支部的联建共创活动,把党建工作、中心工作渗透到乡村振兴的各个层面,延伸到助农惠民各个方面。一是组织联建,理论联学。通过共同开展组织活动,互学经验、互传理念、共谋思路、共提能力,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联盟工作的切入点,实现了“支部强、党员强”的双强目标;二是发展联动,资源联享。就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资讯,加强信息共享,并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联合开展了“整村授信会”、“晋享系列”产品推介会、征信知识讲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50余场,生动诠释“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协同理念;三是难题联解、实事联办。以“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忙送安全、闲送文化”四大主题活动为路径,联合开展了“爱心助学”“扶贫助困”“破冰除雪”等公益活动20余次,在“零距离”服务中树立农信形象。
一村一策惠民见实效。一是“党建+整村授信”深耕农村市场。该支部以“三级评议体系”为破冰利刃,将整村授信工作中抽象授信结合“事业部”模式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复制”的标准化流程,同时将辖区村庄划分为22个金融服务网格,支部书记带头担任重点网格“首席金融服务官”,联合村两委建立“每周驻村办公日”制度,同时设立“党员责任区”,每名党员定期到农户家中、村文化广场等场所,面对面了解资金需求与生产难题。二是“产品+场景”创新金融供给。刘胡兰镇是文水县养殖大镇,肉牛养殖与加工历史悠久,但发展速度较慢,该党支部组织员工积极走访调研,率先在保贤村推出“肉牛贷”,针对养殖户发放30万元以下无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经过一年试运行,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帮助老百姓扩大养殖规模,也给农信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农户担保难的问题,引入“吕梁市融资担保公司+龙头企业担保”等多方担保机制,降低农户融资门槛,例如某养殖户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获得“肉牛贷”资金500万元,不但扩大养殖规模,还和本村养殖大户联合筹建文水县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肉牛交易商进行交易,极大的方便了全县养殖户肉牛交易买卖;与山西锦绣大象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尝试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为其上下游两户企业提供贷款980万元,制定信贷产品“大象养殖贷”,为其下游20户养殖户,提供贷款3494万元,创新“企薪贷”产品,为其缴纳公积金员工提供贷款112户,1772万元。在找到了新的贷款投放增长点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三是“机制+保障”激发员工动能。将“村委满意度评分”“客户知晓率”等过程指标纳入对员工的考核,推动“重结果”向“重质效”转型,并通过开展“全员授信争先赛”,覆盖客户经理、内勤及中后台人员,设置“基础达标奖”、“挂帮PK优胜奖”,在支部4个网点间营造了“比学赶超”氛围,为业务经营高质高效发展持续注入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