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风险识别能力,成功识别并拦截一起以“古董代售”为名的电信网络诈骗,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为客户避免了1.19万元的经济损失。
2025年8月18日上午10时许,一位客户来到中阳农商银行网点,要求办理一张定期存单的销户业务,并将所得款项1.19万元转账至一个外省账户。在例行尽职调查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汇款用途时,客户表示自己从事古董收藏,近期有外省“买家”联系他,声称可以帮其高价销售古董字画,但前提是需要他预先支付一笔“宣传费”和“平台服务费”。
这番说辞立刻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他们进一步与客户深入沟通,并查看了客户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发现对方不断催促客户尽快转账,且对古董的具体细节含糊其辞,符合典型的电信诈骗特征。工作人员当即判断这是一起诈骗,耐心向客户揭示其中疑点,告知其很可能正遭遇诈骗,劝阻他不要向陌生人转账。
然而,客户对“一夜暴富”的机会深信不疑,对我行人员的劝阻十分抵触,坚持要求办理转账。见劝说无效,为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网点工作人员当机立断,一方面按照应急预案迅速上报总行运营管理部,申请对该客户账户实施了临时性非柜面业务管控,从技术上阻止资金转出;另一方面,于上午10时18分果断拨打110报警电话,请求公安机关介入协助劝阻。
接到报警后,中阳县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迅速指令金罗派出所出警。上午10时40分,派出所民警赶到银行现场。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共同向客户分析了此类诈骗的常见手法和案例,经过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耐心解释和说服教育,客户终于如梦初醒,认识到自己险些上当受骗,放弃了转账的念头。
此次成功堵截,得益于中阳农商银行日常扎实的员工安全培训、严谨的风险防控流程以及高效的银警联动机制。银行工作人员对风险的敏锐洞察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最终与公安机关合力为客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资金安全防线,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中阳农商银行提醒广大客户:切勿轻信所谓“高额回报”、“代售收藏品”等陌生来电或网络信息,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预先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转账汇款前务必冷静核实,如有疑问可随时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或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