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夏县农商银行“背包精神”蕴含的“三化服务”


来源: 作者:夏县农商行刘亚苗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夏县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以“背包金融甜美到家”的理念为核心,以更优更精的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服务“零距离”,让“无处不在的背包金融无人不知的甜美服务”赋能发展。让品牌无形价值转化为业务发展的无限动能。截至6月末,该行在省农商行二季度综合考核名列第一,实现了业务经营的跨越式发展。

  服务团队“专业化”

  以18家单一支行专职营销存款,5大办贷中心专职服务农户,唯一的专营支行专职服务小微的团队建设,做到专注专业。通过无处不在的服务团队、无所不及的金融产品、无人不晓的金融服务和无微不至的极致追求,让我行成为客户心中的“必选银行”。

  在外拓营销的战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百姓的服务作为第一要务,一次次上门服务,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声声“谢谢”的肺腑之言!这充分体现着夏县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的“背包精神”。从化解卧床老人的取款难题,到帮助高龄老人重置密码、为病弱客户更新信息,每一次服务都紧扣“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将金融服务的温暖延伸至最需要的角落,让“有温度的金融”走进更多家庭,用专业与贴心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让特殊群体在金融服务中收获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暖意。这仅是该行单一网点团队的服务一角,在小微、三农战场的队员们也不甘示弱。

 服务模式“高效化”

  该行将传统“背包建档”升级为“数字工程”,党员带头示范,组建专业“背包侠”团队深入171个行政村、全辖商户绘电子制行政版图,背包里的纸质账本变成了云端数据库,村民扫码即获贷。把全行信贷资源分为农户、小微、公司、零售客户“四个版块”,实行网格营销。通过每周一、三、五开展存量转化,每周二、四、六开展集中走访活动,开展农户大走访,完善农户台账,划分“蓝、白、黄、灰、黑”名单,绘制平面图,坚持服务“长尾客户”提升群众满意度,以精准化拓宽授信覆盖面。

  大风差点让我一年的心血打水漂,多亏了夏县农商行及时救助!”看着重新搭建好的蔬菜大棚,南大里乡农户王大哥长舒一口气,难掩感激之情。前段时间,一场强对流天气突袭夏县,王大哥苦心经营的蔬菜大棚在狂风中严重受损,钢架扭曲变形、棚膜支离破碎,棚内蔬菜也面临减产风险。修复大棚需购置新型钢架、加厚棚膜等材料,预计费用超5万元,这让王大哥陷入资金困境。

  灾情就是命令!南大里办贷中心工作人员在外拓服销过程中,了解到王大哥的具体情况后,立即了解情况,仅用半小时就完成受灾情况勘查,同步收集贷款资料。调查得知,王大哥适合我行推出的“果蔬贷”特色产品,立即着手办理,从提交申请到10万元贷款到账,全程不足2小时,刷新了该中心办理涉农贷款“进度条”,也进一步验证了农商行的服务效率。

  服务产品“精准化”

  该行通过精准化一对一定制产品和服务,通过网格化营销让一揽子金融服务送至百姓手中。作为“乡村振兴主办行”,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制定“百草贷”、“金丝贷”、“西瓜贷”等特色化信贷产品,并对“商户贷”、“商e贷”等信贷产品进行优化,简化流程,实现稳固存量客户、拓展优质资源、优化信贷结构目标,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与市场竞争力。

  “祁大哥,这是您要的‘金丝贷’政策详解,下面二维码能进咱的技术交流群。”“背包侠”孙凯杰递过宣传页,背包侧袋还装着刚从烟站和农技站拷贝的烟叶种植技术及管理视频。在山区烟叶主产区,夏县农商银行背包侠携同我行扶贫工作队不仅送资金,更联合烟站组建“金融+农技”服务团,背包里常装着烟叶育苗技术、采收标准等专业视频,帮农户解决从贷款到产销的全链条难题。

  这些年,背包越背越沉,装下的不只是金融工具,更是山区百姓的致富梦想。从“走村串户”到“数字赋能”,夏县农商银行让“背包精神”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正如阴辉工作日志上写的那句标语:“山再高,背包装着路;梦再远,脚步连着心。”在夕阳映照下,背包熠熠生辉,显得光彩夺目、十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