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再度启动
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
“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
2025年6月16日
公安部刑侦局发布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白皮书显示
过去一年里
国家反诈中心平均每天
给各地推送
至少66万条诈骗预警指令
相当于警察蜀黍们
每分钟就要跑赢458个骗子
同样,在山西农商银行
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
为了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时刻都在争分夺秒
与警方齐心协力
与诈骗分子赛跑……
临猗农商行成功拦截
3.5万元涉诈资金
2025年4月24日,客户杨某来到临猗农商行某支行,要求办理账户解控及3.5万元取现业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杨某神情紧张、频繁查看手机,不断催促办理。再次询问转账对象时,杨某声称是给“女婿”转账,用于购房首付。工作人员现场拨打对方电话核实,但接听者自称是杨某“舅舅”,客户表达前后矛盾,也无法解释资金用途,凭借敏锐的反诈识别能力,工作人员判定该客户涉嫌电信诈骗,婉拒业务请求。杨某急匆匆离开网点。
次日,杨某再次来到网点,表示资金另有用途,要求立即解控取现,情绪较为激动。该网点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一方面向客户解释政策,另一方面联动反诈中心核实。经核查,杨某的账户已被多地公安机关标记为涉诈账户。最终,杨某承认涉诈,并对农商行及反诈民警的耐心帮助表示感谢,表示将进一步配合开展调查。
高平农商行成功拦截
涉案资金8.3万元
2025年5月2日,客户李先生神色慌张地来到高平农商行某支行,要求取现8.3万元,临柜人员向客户了解取现用途及资金来源时,客户表示外面有人等着,要求抓紧取现。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该行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该客户可能涉及“借用银行卡”电信诈骗,随即启动紧急预案处置,第一时间向高平市反诈中心反馈,同时厅堂安保及服务人员迅速对在外引导客户取现人员进行控制,民警在接警5分钟后立即到达现场,对两名人员进行控制,及时保全了8.3万元涉案资金。
隰县农商行警银联动
守护客户资金4.29万元
2025年5月11日,70多岁的张大妈急匆匆来到隰县农商行某支行,要求给名为“叶总梦想精美礼物”的账户转账4.29万元。工作人员询问发现,客户计划在网上购买多笔无实物大额订单,且对转账对象表述含糊其词,立即意识到客户很有可能是遭遇电信诈骗。见此情形,对张大妈开展劝阻,但客户情绪激动,反复表示一定要转账给对方。工作人员立即通知派出所民警到场调查真实情况,经过反复耐心劝说,张大妈恍然大悟:“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阻拦,我的4万元养老钱就全没了!”
灵石农商行成功拦截
16万元涉案资金
2025年5月18日,客户郑女士在灵石农商行A支行预约取款15万元,称是为儿子娶媳妇使用。次日,柜台人员在为客户办理取现业务时依规询问用途,客户对答如流,顺利取走15万元现金。随后,客户又在ATM自助取款机上尝试支取剩下的1万元因超过限额被拦截。该行风控人员在查看工作日志时,发现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向A支行了解情况。支行运营主管联系郑女士,郑女士坚称只取了预约的15万元,由于卡里还有钱,且觉得ATM取款较为方便,所以才又取款,此时她正在返回家中的路上。
然而,没过多久,郑女士手提黑色塑料袋匆忙来到B支行,要求取现1万元。工作人员在与客户交谈过程中,敏锐察觉其前后回答存在诸多不一情形,怀疑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迅速联系反诈中心民警到场进行调查。经反诈民警询问,郑女士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她在一个名为“益路同行”的APP上认识朋友并帮其取款,对方给她的账户转入16万元,要求她取出15万元并汇出,并承诺另外1万元作为佣金,她已在另一银行将15万元汇出。得知这一情况后,反诈民警争分夺秒,立即前往另一银行,通过快速协调和操作,成功冻结对方收款人账户,拦截15万元涉案资金。
夏县农商行成功拦截
“特效药”诈骗6800元
2025年5月23日,客户张大爷在夏县农商行某支行办理6800元跨行转账业务时,声称此笔转账用于购买“特效药品”,并透露是通过手机广告找到的某“国家级医药机构”,对方每日以“专家问诊”“限时优惠”为由,通过高频电话推销,引导张大爷支付定金。
在沟通中,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诸多可疑之处:张大爷对药品名称、生产批号等关键信息一问三不知,而收款账户竟是异地个人账户,与正规医药机构公户性质严重不符。察觉异常后,立即启动核查机制,当协助客户回拨“医药专家”电话要求对方出示《药品经营许可证》及药品备案信息时,电话那头瞬间挂断。随后,工作人员协助客户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核实,确认所谓“特效药品”并无任何备案记录,凭借专业判断和果断处置,成功中止了该笔转账交易,及时为张大爷避免了6800元资金损失。
反诈是门必修课——借卡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看似简单的“借卡”行为,实则是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诱骗他人出借、出售银行卡,用于接收诈骗所得资金,并迅速进行拆分、转移,以此逃避警方追踪。这些银行卡一旦被用于洗钱、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持卡人将承担严重后果:
●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信用受损:出借银行卡导致账户异常,可能被银行列入“涉案账户管控名单”,限制办理业务,甚至影响个人征信,对今后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造成阻碍。
●财产损失:犯罪分子可能进一步获取持卡人个人信息,盗取卡内资金,或利用银行卡关联的其他账户实施诈骗,造成经济损失。
筑牢防线守好责——全民反诈,拒绝“卡”住未来
1.认清危害,守住底线:切勿因蝇头小利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拒绝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
2.谨慎交友,核实身份:对他人提出的“借卡”“转账”等要求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高额回报”承诺。
3.及时挂失,定期自查:发现银行卡丢失、被盗刷或账户异常,立即挂失并报警。
4.主动普及,共筑防线:积极向身边亲友普及反诈知识,共同抵制“借用银行卡”等违法行为。
如果您发现银行卡被他人冒用,请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工作人员或拨打110报警。山西省农商银行将始终与广大客户携手同行,守护每一位客户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