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或前或后,前途草木丛生,我们的目光只能顺着风穿过的缝隙,窥得未来如雾月朦胧的影子,可幻想四溢,探索永不停息;后路的种种历历在目,我们的心与故土丝丝相连,转头回望,满满稠情,于是止步不前坚守来处。作为路越者,面对两方,各怀期待,把握好这弥足珍贵的希望,方能穿花寻路入白云,立于虹巅显浩气。
展望前方,心怀期待,以一腔无畏拨开枝叶,撷得未来繁花,守住来时初心。年少时常沉溺在未来的遐想中,那时少年们有无穷的遐思去憧憬,壮志在怀,不畏艰险,大步向前追寻。放眼彼时,梁启超受业于康有为学有所成,怀揣着“思想一生是爱国,主张一贯是救国”的期待,于京与众多书生“公车上书”,终究迈出了漫漫救国路上的伟大一步。再观现代,屠呦呦面对千万难关毫不退却,即使彻底治疗疟疾的药物渺无身影,她也只是坚守医者独有的期待,用对新药的好奇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攀登研究之峰,最终孕育出这颗名为“青蒿素”的果实。“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正是有了藏于内心深处的幻想,有着探索未来、开辟新径的好奇,我们才能走到人生的园林,欣赏这良辰美景。行走于人生的山水间,我们应心怀期待,以一种无畏的好奇拥抱未来,如是能守住初心,书写人生的华章。
回望后方,心怀期待,以满腹热爱精修归路,种得希望绿苗,守住归时初心。“今夜月明何处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无论何时,故乡都是人们融于血肉的牵挂。所以我们可以见到黄文秀毕业后回归故里,肩担“驻村第一书记”之职,以热爱来抗衡劳苦,尽己所能投身于“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带领村中八十余户四百多人挣脱贫困的枷锁。我们也能见到申纪兰满怀期待坚守家乡,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中,带领妇女走出家门下地劳作,用对家乡的热爱敲碎思想的迂腐,让家乡顺着更好更美的轨迹发展。有人如荷藕,与故乡的根紧密相连,即使暂时的离开也阻隔不了他们挂念的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会回来的,会为这片哺育他们,守护他们的土地奉献一生,就像落叶归根。行走于人生的山水间,我们应心怀期待,以热爱回应故土,如是亦能守住初心,谱写人生的凯歌。
于前方守望故土,立后方孕育未来。面对现实,不乏有人抱有对未来的期待,学有所成,克服重重困难,荣归故土,如蜡烛般燃烧生命,释放出驱散黑暗的耀眼光芒,于大我中把握小我。钱学森报国心切,立志振兴中华,突破美国的束缚,万里归国,成就我国导弹事业;陆元九怀揣对航天事业的期待,远渡重洋,孜孜求学,回国后“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填补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空白。用心中的期待激励自己前行,携奔赴前方的经验和感悟,历尽千帆,回到来时处,仍是翩翩少年。初心铭记于心,曾经的诺言永不忘记。“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行走于人生的山水间,我们不应轻易地将目光拘束在路的一方,而是要放大格局,往返于路的两端,行动与初心共鸣,拨开枝叶,探寻人生真谛。
向前行走时,我们心有故乡情结;返回故土时,我们亦有开创未来的勇气。无论站在人生路的何处,我们都应让心中的天平守衡,将“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彩虹之巅尽展浩气,回首人生时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