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讯 (王春燕) 灵石农商银行发挥高管引领作用,由全面抓向啃硬骨头转变,逐笔了解情况,详细分析成因,划分难易程度,逐户制定计划,做到“门前清”“清重点”。近日,该行成功现金清收不良贷款本金1300万元,一场历时三年之久的困局被打破。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清收处置各类风险资产6.33亿元,完成目标的112.39%,其中高管包户清收2.28亿元,完成目标的180.95%。
灵石县某煤化有限公司不良贷款是此次高管包户的一个重点。该企业于2009年向农商银行借款2900万元,一直能按时还本付息,直到2019年外部经济形势下行和煤炭市场行情的持续萎缩,企业出现持续亏损,致使贷款到期后无法正常还本付息。祸不单行,正当与该企业协商如何化解贷款风险时,2019年8月,企业实际控制人因涉案问题被捕,致使该笔贷款真正形成不良。为化解贷款风险,该行在多次协商无果的前提下,将其诉至晋中市人民法院,在法院调解下成功达成协议,同意将该企业名下煤化公司及一处酒店变卖后归还农商银行贷款。正当该行准备委托第三方机构挂牌拍卖时,企业因涉及欠税及欠缴员工社保等历史遗留问题被县政府约谈,挂牌工作被“紧急叫停”,此笔贷款陷入清收僵局。
针对此种情况,该行党委班子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对接县委县政府,恳请政府对保障农商银行债权给予政策支持,并请政府出面,召集借款企业与农商银行多次召开三方对接会,就资产处置问题沟通协调、积极动员、扫清障碍;另一方面与企业股东多次碰面,就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协商,做通股东思想工作,让股东积极配合资产处置。最终三方达成共识,同意此部分资产处置权全部归属农商银行。该行党委班子乘胜追击、四方奔走,对接产权交易平台对企业资产进行挂牌处置,并动用各方资源在社会上积极寻找意向买家,最终成功收回本金1300万元,对剩余拖欠本息,责成专人持续跟进,盘点其余产权明晰、可变现资产,最大限度减少资产损失,实现清收成果最大化。